- · 《参花(上)》刊物宗旨[05/29]
- · 《参花(上)》征稿要求[05/29]
- · 《参花(上)》投稿方式[05/29]
- · 《参花(上)》收稿方向[05/29]
- · 《参花(上)》栏目设置[05/2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万良镇人参产业采访记:(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马晓彤是万良人参新生力量的代表。 1990年代出生的年轻党员,2016年从深圳回到家乡创业,创办吉林三彩人参实业有限公司,在万良人参的电子商务交易中
马晓彤是万良人参新生力量的代表。 1990年代出生的年轻党员,2016年从深圳回到家乡创业,创办吉林三彩人参实业有限公司,在万良人参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行业。
“早上9点前,我们已经卖出了3000个订单!”遇到马晓彤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自从直播和电商兴起后,整个小镇平均每天可以达到几万。单身。”
近两年,万良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已超过1000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万才村、万福村、仁义村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万良镇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淘宝镇”被评为吉林省“淘宝镇”省。零突破。
致富致富:
小屯村走向小康之路
沿万良镇西路步行约3公里即可到达小屯村。
宽敞的庭院,两层楼,一楼是家,二楼是加工车间。这是村支书王金山和他的人参加工厂的家。
站在门口环顾四周,村子里有很多像王金山家一样的院落建筑。
“我村有65年的人参种植历史,现在全村有100多户种植户,50多户加工户……”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53岁的王金山开口说道缓慢而随意。但这听起来令人心碎。
“年参与量超过30万斤的企业有7家。”
“村民平均年收入3万到5万多。”
“有几千万户的,我们村大概有10户左右,有3、400万户的,可能有30到40户。”
“我们村不应该是小康社会。未来,我们要想办法做品牌、做特色,把我们的产业做大。”
王金山的心愿,也是小屯村人的心愿。
在村民王玉霞家,她在抖音上直播卖货。她告诉记者,她过去以种地为生。自从村里开办了人参种植加工合作社,她就效仿了。现在生活富裕了,她只想把人参生意做大。
虽然王金山看起来是个典型的农民,但村里的文化建设却一点也不暧昧。他说:“你不必很有钱,你要让每个人都幸福地生活。”
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环境优美。长廊尽头是凉亭,几位老人悠闲地坐着。书刊杂志、健身器材、视听教育一应俱全。
“村里的老人和年轻人晚上都来这里坐坐,还有跳舞打球的。我们这些泥腿的人也学会了享受生??活。”范世赫爽快的说道。
妖精之草和长白之宝为百姓带来了财富,万良镇的人参产业发展更加稳健。
——以种植标准化、深化加工、经营产业化、监管标准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升级转型,落实市场准入制度,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人参市场的功能。
——依托“数字抚松”第一建设点,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人参市场实时情况信息化,实时掌握市场周边情况和内部市场情况有效提高了市场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理速度。
——2018年,万良镇被评为“农业产业强镇”。 2019年,万良镇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人参现代产业园区”。
人参特色产业的转型,为万良人民越来越小康铺平了道路。
来源:吉林日报记者:张宇新、赵光新、王春宝、石磊、刘洋
文章来源:《参花(上)》 网址: http://www.chzzs.cn/zonghexinwen/2021/0708/387.html
上一篇:新股消息丨面粉制造商参花实业控股二次递表港
下一篇:青未了|王义尚:虎丘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