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愿做人参文化的把头

来源:参花(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人参文化的专家、学者,在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没有刻意去研究一番有关人参文化的资料、书籍,更没有去网上百度有关人参文化的词条。因为我们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人参文化的专家、学者,在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没有刻意去研究一番有关人参文化的资料、书籍,更没有去网上百度有关人参文化的词条。因为我们《参花》杂志要做全国第一家公开出版发行的人参文化刊了,突然觉得我这个主编应该说点什么。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前夜,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灵感有如泉涌,披衣下床,用最为原始的方式(是用笔和纸,而非电脑)写下了这些有关人参文化的文字。我想,就靠我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靠我在长白山区活了四十多年,就靠耳濡目染,靠道听途说,靠口耳相传,靠我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靠千里长白山给我的滋养、积淀和灵性,作为一个普通的长白山人,作为一个普通的吉林人,说说我对人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

东北有三宝,人参是三宝之首。这个不仅东北人知道,其他各地的人甚至海外的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问题,你细细想来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很多人没见过人参,也没吃过人参,但是,他知道人参是宝,人参在很多没见过的人心中,是宝物,也是传奇。在过去没有现代传媒手段的年代,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完全靠口耳相传,靠各种民间传播途径,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人参是三宝之首。这大概就是文化、文学的传播功能所起的作用了。

我最早听说的,就是人参文化的神话传奇故事,这个神话传说,只是浩瀚的人参文化传说中的一匹小叶参,但是,几十年来我都不忘记。我觉得,人参文化的核心,还是在长白山区。从某种意义上说,长白山区的文化,就是人参文化。因为最初闯关东的人,大多数还是奔着来长白山挖人参的。在长白山区,无论是狩猎的,伐木的,都离不开和人参的千丝万缕的纠葛。就连大清朝的先祖努尔哈赤,为了统领天下,制造了开国神话说,都没有离开人参。

传说,长白山天池,是天上仙女的洗澡盆。有一天,仙女们在天池洗完澡回天庭的时候,其中有一位仙女落后一步,当她到天池岸上穿衣服的时候,空中飞来一只棒槌鸟,这只鸟嘴里含了一颗棒槌籽(即人参籽)从空中丢在这位仙女的身边,这位仙女一看,一粒大大的、鲜红的、闪着诱人光芒的果实,这位仙女没有经得住诱惑,动了凡心,偷吃了这颗人参籽。结果她怀孕了,生下了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大家都知道,大清朝把长白山看做是他们祖宗的发祥地,多位皇帝都曾经耗费巨资千里迢迢来吉林朝拜长白山。清王朝还把长白山区,划边栽柳,把千里长白封成皇家圣地,严禁百姓进入。也正为如此,长白山区得到了保护,也才有了后来的闯关东,有了挖参人,有了人参把头。人参把头就是带领大家进山挖参的头儿。

因为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封禁,使长白山真正变成了宝库。因为闯关东大批民众的涌入,才使长白山的人参文化又一次搅动起高潮。我认为,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文化。我小时经常听老人说的话是: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还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在饭碗里。这些描绘,都是当年的长白山里的人口耳相传的。单就长白山里的有关人参故事传说,我听到的更多。说心里话,我们小时候,也常跟大人去山里放山(即挖野山参),也去种植人参的地里进行劳作。但是,我们认识人参,挖过人参,拿过人参,也偷吃过人参(吃完鼻子出血,吃多了,补大发了的结果)。可我们那时并不知道人参的药用价值、实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让我们就针对人参说出一二三来,谁都说不出个子午卯酉的。但让我们讲讲人参的故事、人参的传说,大家都能讲几天几夜,现在想来,我们把有关人参故事的命题,说成人参文化,似乎并不为过。在长白山里,有关人参的故事传说,讲也讲不完。人参成精的传说最多。人参成精后,化成美女嫁给穷汉的,变成白胡子老爷爷惩恶扬善治病救人的。这些传说故事,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当时民众的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我听说的一个在长白山里通化地区蝲蛄河流域传播广泛的人参老把头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

在很久以前,山东菜阳有个穷汉叫孙良,漂洋过海闯关东挖参,路上和一个叫张录的人结拜为兄弟,一起结伴挖参。他们从棒槌山开始,沿着蝲蛄河向长白山深处挖参。有一天,为了找参,二人分头进山,到了长白山里,兄弟走散,孙良等了几日不见张录回来,他便顺着来路往回找,找了七天七夜,历尽千辛万苦,干粮吃完了,还不见张录。他走啊,找啊,这一天来到了蝲蛄河河边,用最后的力气捉了一个蝲蛄充饥,又用全身力气在一块大卧牛石上刻了一首打油诗:

文章来源:《参花(上)》 网址: http://www.chzzs.cn/qikandaodu/2021/0720/400.html



上一篇:编辑寄语
下一篇:比参花杂志小岁的人参酒柜嫁入新婆家

参花(上)投稿 | 参花(上)编辑部| 参花(上)版面费 | 参花(上)论文发表 | 参花(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参花(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